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哈尔滨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再次举办的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赛事。作为技术官员,哈尔滨工程大学5名体育教师,从冬奥会转战亚冬会,用心用情用力传递“尔滨”温度、燃动冰雪激情!
冯狄,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雪橇国际级裁判,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评分国家级裁判
2019年开始参加冬季体育项目雪橇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裁判工作。2021年考取雪橇国际级裁判。2022年作为国内技术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雪橇项目的裁判工作。2024年考取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评分国家级裁判,2025哈尔滨亚冬会任U型场地技巧竞赛委员会副组长。
当谈及从北京冬奥会与哈尔滨亚冬会,作为技术官员最大的感受时,冯狄说:一是,赛事影响层面。北京冬奥会极大提升了国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和兴趣,冰雪项目的参与度和群众基础显著扩大,国家投入和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二是,专业发展角度。训练体系更加系统化,青少年冰雪人才培养渠道更加广泛,专业教练和裁判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三是,心理层面变化。冬奥会后,冰雪运动不再是小众项目,参与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四是,场地和基础设施。冰雪场地建设快速发展,冰雪运动的普及性大幅提升,各地区开始重视冰雪产业发展。
当谈及亚冬会结束后,对中国冰雪、冰雪教育的期盼时,冯狄说:实现以下6个目标,需要政府、教育系统、体育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重点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冰雪运动生态系统。一是,冰雪教育领域。要在中小学推广冰雪运动课程,建立系统性的冰雪运动普及教育体系,开发专业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计划,增加冰雪运动师资培训机会。二是,产业经济发展。要加强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链发展,引导资本投入冰雪运动产业,培育冰雪运动相关衍生产业。三是,青少年人才培养。要建立青少年冰雪运动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冰雪运动专项训练体系,提供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平台,加大对优秀苗子的扶持力度。四是,区域协同发展。要发挥东北特别是哈尔滨冰雪资源优势区域的引领作用,推动冰雪运动场地和资源共享,形成区域冰雪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五是,科技创新支撑。要加大冰雪装备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冰雪运动科技创新,提升国产冰雪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六是,社会文化建设。要倡导全民参与冰雪运动,培育冰雪运动文化,推广冰雪运动生活方式,提升国民冰雪运动意识。
撰文:李莹
核稿:夏宝慧
签发:李凯